考研资料对于考研er来讲太要紧了,但市面上考研资料太多了,什么都想买。买了后该如何使用才能发挥资料的最大价值呢?下面给大伙推荐几种考研资料怎么使用,一块儿看看~
1、考研需要什么资料呢?
1.考试报名院校指定的参考教程,若未指定,则咨询该校师兄师姐或去该校有关平台获得备考用教程的信息。
2.考研大纲,这是官方发布的唯一对考生复习内容有指导意义的权威材料。它可有效矫正考生复习方向偏差的问题,让复习方向化零为整,提升效率。
3.英语有关材料,包含词语、翻译、写作、阅读等等各种有关辅导书。
4.政治材料,包含教程、辅导书和一些很好的讲义、习题。
5.历年考试试题,包含考研各科的历年考试试题,用于探索出题模式、做题方法,演练实战。
6.其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特殊状况,搜集一些有借助价值的讲义材料、总结材料、经验介绍材料、模拟练习材料等。
2、怎么用?
1.大纲
新旧考试大纲需对比
建议大伙都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大纲分析,再对比去年的考试大纲,把增加、删除或修订的考试知识点整理出来,要做到不遗漏任何一处的变化。
不要机械地总结,而应该在整理中渐渐领悟考试大纲新变,同时结合自己的水平,对自己所需的复习进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知。
细节变化勿忽视
面对细节变化,大家应第一弄清微调的类别范围。是针对内容,还是体例。是只有表述字句变动,还是数目上的增加。
下面,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细节变化是单独存在的,还是前后有所呼应。假如在几处细节变化里,可以找到同样的调整逻辑,可能意味着此处考试知识点或考察重点发生了变化。
最后,大家必须要明确细节变化的最后影响,换言之,就是这处变化对于考试的最后影响。帮助自己更好地做出复习上的应付,熟知考试方向与命题思路。
用考试大纲拟定方案,用训练落实考试大纲
所有些对考试大纲理解,最后也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看书与训练之中,用训练测试我们的考试大纲复习情况,找出忽视的、没完全弄懂的,或者理解错误的要点,让我们的复习成效达到最佳。
以上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大伙应把这一原则充分融入我们的考试大纲梳理过程之中。
2.教程
建议大伙不能忽视教程的重要程度,仍要以课本为中心,熟读课本、背诵解释说明、背诵课后题为复习策略,着重记忆重点章节的有关定义,对课本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对课后题需要要学会,不少专业课的题都源于课后题,因此着重提醒大伙注意课后题,倘若没正确答案,可以联系专业课老师,进行问询。
3.考试真题
把握命题风格
由于每年的同一章节总是是由同一位或几位命题人命的题,从而可以藉此洞察他们的命题风格,比如是重能力、重基础、还是重应用,书本常识还是延伸扩展常识等等。
如难易程度、考查趋向,是重视入门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与是不是存在偏、难、怪等现象。可以把近五年的考试试题总结一下,找出命题风格。
明确考试的题型
比如选择题、简答卷、论述题、案例剖析题等题型种类。
通过剖析考试真题,就能剖析得到历年考试什么题型最受关注、什么题型最难答等,从而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提请注意,并在实质训练中,有所侧重关注。
预测考试范围和考试的核心考点
通过对考试真题的剖析,可以发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有的要点同一个学校隔几年都会考,甚至每年都考。
相同专业同档次的学校专业课也会反反复复考。这类反反复复考的要点就是老师容易出题的地方,大伙要高度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