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 适度休息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已顺利结束。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377万,较上一年度增加36万,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考研人数不断增加,读研好像成了大伙的一同理想。初试成绩公布之前,考生不要由于考场上的发挥与预期不同,就自暴自弃、自怨自哀。
在等分期间,考生要调整好心态,适合休息放松。漫长的考研初试备考征途结束之后,每个考生都值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譬如趁着考后的等分期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放松下紧张备考的身心,体验下考试以外的事情。当然,考生在放松时也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护,不要去人群密集地区和中高风险区。
维持状况 认真筹备
短暂放松过后,考生马上复试,这个时候需要找回初试备考的状况。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有不一样的复试考核策略。考生要趁早了解考试报名学校和专业往年的考核需要,并依据考核需要有针对性地筹备。
考研复试基本上由笔试和面试组成,其中又会包含专业课和英语测试。在备考过程中,筹备好英语和专业课是重点也是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不同学校也有不同需要,一些学校会有自我介绍、个人简历、研究设想等考核环节。建议考生可以去研招网上查询一下目的院校往年的复试公告和需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自我介绍、个人简历这类内容,考生可借助成绩公布前这期间提前筹备。考生可以参考本科时期的学习历程、科研历程和实践历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筹备。除此之外,面对英语复试备考,建议考生提前对英语考试进行筹备复习,天天维持肯定的口语训练频率和训练量,要开口训练,不要怕犯了错误。同时,也要天天听一些英语节目,维持听感。
作为研考过来人,2025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王晓晖回忆我们的复试筹备时表示:我在复试前,趁早了解人民大学的往年报考条件,然后依据需要进行面试模拟,做一些英语口语的筹备训练。我还查阅了想要考试报名的导师的核心论文。
复试面试 莫要慌
2025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生连润表示,复试就是进阶版的初试,不只对初试考查内容更为综合深化,而且考验每个研考生的心理素质。在初试时,可能考生面对的只有考卷,只须从容不迫地答卷就能。但复试阶段,除去笔试还会有面试。在面试部分,专业课要比初试时的题目更难,题目更细致、更前沿。对于考试报名学校的老师的最新科研成就和科研论文,要仔细阅读。毕竟研究生是以学术为导向。面试时的英语问题是可以提前筹备的,可以根据话题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储备。
研考复试的面试环节,心态非常重要。连润回忆 ,她的面试过程是导师作为考官与考生进行提问交流。考生当时处于被考核的阶段,紧张是难免的,但面试切记:莫慌。复试是进一步考查研考生的常识学会能力,抽到题目后积极调动大脑中的常识谱系进行回答即可。假如老师打断了考生的回答,指出回答不正确的地方,也不要慌乱。在她看来,这大概反而是一件好事,说明有改正自己错误并挽回的机会。
采集信息 提前规划
研考生在等待初试成绩公布期间,无论最后成绩是高于国家线进入院校复试,还是擦线,或是不幸落榜,都不可以由于一次考试的分数就全盘否定自己,将来除去读研还有不少路可以走。要审视我们的状况,积极采集信息,提前进行规划。
研考生假如感觉初试发挥不太理想,可以提前打好信息战,关注一下调剂步骤,以便等国家线公布后为调剂做筹备。据以往经验来看,每年不同院校公布调剂信息的时间不同,有些学校还会开放预调剂系统。因此在国家线公布后,研考生要积极联系院校询问调剂政策。在正式调剂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调剂志愿填报。
除调剂外,也有不少研考生会由于成绩不理想而选择第三考研。但,第三考研所要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挑战也更艰巨。对于这种考生而言,需要的不止是专业常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更是心理和意志的又一次考验。因此,建议研考生不要随便做出第三考研的决定,要综合反复考虑之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再花费一年的时间为梦想拼搏。
初试成绩不确定的研考生目前可以考虑着手筹备找工作。春招马上到来,因备战考研而错过秋招的考生也可以搭乘春招的快车道。因此,这种考生可以着手筹备我们的求职简历,知道一些求职面试方法。除此之外,每年春天还会有一些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等,考生也可以着手筹备。
假如想要读研提高学历,除去国内院校读研以外,还可以考虑国(境)外的学校,在新冠全球肆虐的状况下,可能不少学子暂缓了国(境)外深造的计划,但在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可以考虑在积累工作经验后积极筹备出国读研的规划。(邱乾谋 苗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