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历年考研复习都要花费肯定的时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点比较多。但就考研辅导专家看来,其中的要点只须串成串,还是最好复习的。其中一些重难题,只须经过一番整理也会了然于胸。为了让大伙对历史学专业的重难题,特别是近现代史的重难题有更明确的把握,大家整理名师推荐复习提纲供大伙参考。其他部分的复习内容,考生也可以根据这种办法进行。
1、近代化与现代化的涵义及其条件
1、近代化的涵义
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走向,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启蒙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达成整个社会的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
2、现代化的涵义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限于经济方面,还包含政治、社会、文化等每个方面。现代化进程意味着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和新的社会运行机制或社会形态的再造。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情况不拥有、也不可能造就如此的条件。因而真的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打造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后才开始的。
1、民族独立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
2、中共承担着领导中国达成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3、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
4、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有成的要紧条件。
3、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需要解决的两个首要条件条件
1、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需要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2、经济的兴盛与富强,这就需要摆脱社会生产落后,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局面,需要生产力的工业化。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是生产关系问题;经济的兴盛富强与工业化,则是生产力问题。在民族不独立的状况下,要想达成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第一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与讲解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比较明确了解的答案。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世界
1、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规范,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进步壮大起来,同时,工人运动如火如荼。
2、经济方面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3、思想方面
西方历程了文静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
4、世界一体化进程
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首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规范基本确立;同时,伴随资本主义国家以产品输出为主要特点的侵略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西方的冲击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每个范围进行渗透侵略。
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经历的开端。
4、中国近代化经历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话
(一)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二)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1、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大家的思想
2、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
3、洋务派的看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4、中国近代第一个倡导进步资本主义的策略:洪仁玕《资政新篇》
5、早期维新思想:具备资本主义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倡导
(三)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半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半殖民地──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
2、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转变。
3、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四)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话
1、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2、地主阶级的回话:洋务运动
3、农民阶级的回话:太平天国
4、资产阶级的回话: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倡导。
5、无产阶级的产生:为未来的民主革命筹备了新的领导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