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的
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县)的农村学校培养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师资,以此提升农村学校师资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
2、培养方法
部分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免试到指定的高校获得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学生先到指定的扶贫县农村学校任教3年,获得教学实践经验,再到高校学习1年硕士研究生课程,之后回到原任教农村学校边学习、边工作,并完成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后,在原任教农村学校至少继续工作到2025年7月服务期满。
3、报名要求
(一)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农村教育工作;
(二)202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
(三)志愿到扶贫县学校任教,服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
(四)本科所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音乐学、美术学、体育教育及其它有关专业。
同等条件下,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优先。
4、推荐学校
扶贫县所在省(区、市)内可以拓展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拓展“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专项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
5、培养学校
扶贫县所在省(区、市)内具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的高等学校。
6、扶贫县及农村学校名单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
7、选拔时间及程序
选拔时间:2025年9月-十月20日。
(一)本人申请
学生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到指定部门领取并填写《2025年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登记表》。填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只能填报指定的培养学校;
2.填写登记表则表明本人志愿到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任何一个扶贫县学校任教。
(二)学校推荐
推荐学校在资格审察的基础上,对学生历年学习成绩,学习力、革新精神、研究能力和专长等方面进行考查,并考虑扶贫县学校对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在限定的名额内择优推荐。
被推荐的学生名单在本校网站和公众场合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未经过公示的学生,推荐结果无效。
(三)在线报名及现场确认
十月25近日,经学校推荐并被省级招办确认的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进行在线报名,11月十日-14日到省级招办指定报考地址进行现场确认。
(四)签约和录取
2025年十月25日之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扶贫县教育局和农村学校与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的供需见面会,签订《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任教服务期协议书》。培养学校对推荐签约的学生进行复试(含面试),确定录起名字单,并在《2025年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登记表》培养学校建议栏内签署录取建议。若未被签约录取的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可于十月25日-31日重新填报统考志愿。
8、服务期限及培养
(一)服务期限
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在学校任教服务期(含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时间)为2025年7月至2025年7月。
(二)到学校任教
2025年7月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到扶贫县学校办理报到手续,将户籍及人事档案等落在任教学校所在县。《2025年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登记表》放入人事档案。
(三)到培养学校学习
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于2025年9月到培养学校报到并进行为期一年的在校学习(不转户口、档案)。学生报到时需持《2025年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登记表》,在登记表中要由任教学校签署任教满3学年、年度考核合格的考核建议。任教不满3年或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四)返回学校工作
2025年9月1近日返回任教学校工作,并继续学习部分研究生课程,结合实践写作硕士学位论文。
2025年7月31日之前完成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
学生学业成绩达到培养学校需要并通过论文答辩后,由学校按规定授与教育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同时学生还应在扶贫县学校继续工作到服务期满。
9、有关政策规定
(一)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自2025年7月到农村学校报到后,根据国家规定领取薪资并享受在职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
(二)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自2025年9月至2025年7月在培养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等成本根据在校研究生交费方法实行。其他有关待遇根据在职教师脱产学习的规定,带薪并享受往返交通费补助。
(三)符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职位计划”(以下简称教师特岗计划)相应条件的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可聘任为特设职位教师。聘任期间的薪资按教师特岗计划相关需求,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一同承担;符合《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方法》条件需要的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任教3年后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2025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名额分配表